NEWS
新闻资讯
|
转录组研究全攻略——实验设计、结果挖掘、验证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,常规转录组测序凭借其高通量、低成本、周期短等显著优势,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入门级的组学技术,并在农学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那么,转录组实验该如何设计?如何从海量高通量测序数据中筛选出关键基因?筛选出关键基因后续又该如何进行验证呢?接下来,我们将系统地为您介绍。 IGENEBOOK 一、转录组实验设计 完整的实验路线图如下: 1. 首先是样本的选择,确定研究目的后选择至少两组具有明显差异的样本,可以选择不同表型、不同处理、不同组织/器官、不同疾病状态(eg:疾病样本VS健康样本)、不同发育阶段等材料; 2. 接下来是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,通过RNA-seq技术对样本进行分析,筛选出在特定条件下表达显著变化的关键基因; 3. 关键基因验证: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进行进一步的验证,包括定量验证、定性验证、基因功能验证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探究,从而构建完整的调控网络,解决实际科学问题。 IGENEBOOK 二、如何筛选关键基因? 1. 筛选原则:——筛选关键基因的核心是表达量 a. 样本间表达差异倍数大(FC/log2(FC)); b. 具有统计学差异,比如pvalue≤0.05甚至qvalue≤0.05; c. 基因表达量高; d. 基因测序深度readcount相对较高; e. 基因在生物学重复样本间一致性较高。 2. 筛选策略 1) 已知某种功能、通路或基因时的筛选策略 2) 未知任何信息时的筛选策略 IGENEBOOK 三、筛选出了关键基因后续应该如何验证? 1. 定量验证 基于转录组结果筛选出的关键基因,需对基因对应的RNA分子进行定量验证,以确定其在特定组织(细胞)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差异。常用方法如下: 01、荧光定量PCR(qPCR):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基因,检测荧光信号强度来定量分析基因表达水平,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。 02、Northern blot:利用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不同分子量的RNA,再通过印迹转移到膜上,用标记探针杂交检测目标RNA,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。 03、荧光原位杂交(FISH):使用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内的靶RNA杂交,通过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,确定RNA的亚细胞定位及相对定量。 2. 定性验证 定性验证主要是确定RNA分子的序列或位置,对研究对象RNA分子进行性质验证。常用方法包括: 原位杂交(ISH):通过标记的核酸探针直接在组织或细胞中检测基因的表达位置。 亚细胞定位分析:通过荧光标记或免疫组化方法,观察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。 3. 基因功能验证 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,观察表型或功能的变化,从而确定基因的功能: 01、过表达目的基因:构建过表达载体,将其导入细胞或生物体中,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及表型变化。 02、敲除(敲低)目的基因:使用RNA干扰(RNAi)、CRISPR/Cas9或T-DNA插入等技术敲除或降低基因表达,观察表型变化。 03、回复实验:在过表达的基础上敲除(或在敲除的基础上过表达)目的基因,观察表型是否恢复,以进一步确认基因功能。 04、酶活验证:对于编码酶的基因,可通过体外酶活实验验证其催化功能。 4. 调控机制研究 研究基因的调控机制,包括转录调控、翻译调控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: 1. 转录因子结合分析: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(ChIP)或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结合。 2. 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:通过RNA pull-down或RIP-PCR验证R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。 3.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:利用酵母双杂交、共免疫沉淀(Co-IP)等技术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。 4. 基因调控网络推断: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(WGCNA)等方法从转录组数据中推断基因调控网络 IGENEBOOK 结 语 转录组研究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,其实验设计、关键基因筛选以及后续验证等环节都至关重要。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,能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;精准有效的关键基因筛选方法,可帮助研究人员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;而严谨全面的验证过程,则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关键。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。 如有相关技术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。祝大家科研顺利,发文就发CNS~ 项目咨询 {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} 精选合集,欢迎收藏哟! |